6.4%大腸癌篩查者確診 7成有腺瘤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07/31 00:09

最後更新: 2018/07/31 00:21

分享:

分享:

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稱,料計劃恆常化後短時間會受歡迎,署方會加強宣傳。

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推行至今22個月,有6.4%篩查者確診患癌,另有近7成人雖然無病徵,但獲診斷患有機會變癌症的大腸腺瘤 。衞生署將計劃恆常化後,料未來5年將耗9.4億。

據衞生署統計,截至3月26日,先導計劃共發現458宗大腸癌個案,佔整體6.4%,大多為早期腸癌;亦發現4,966宗大腸腺瘤個案,佔整體68.9%。

如篩查後發現大便有隱血,大腸鏡平均輪候時間約3星期,符合服務承諾。

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監察及流行病學處主任程卓端表示,大腸腺瘤為有少許病變的良性瘤,如不處理,8至10年可演變成癌症。

計劃下周一開始恆常化,不過,截至本月26日,先導計劃目標篩查者總共82萬人,參加率僅9.5%,與當初目標參加率的30%有差距。程卓端解釋,先導計劃並未完結,尚餘14個月,亦非所有人從一開始便參加計劃;程認為計劃至今成效及反應正面。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則稱,料計劃恆常化後短時間會受歡迎,署方會加強宣傳。

篩查計劃參加者首先進行大便隱血測試,檢查是否有肉眼看不到的微量血液,如結果呈陽性,則需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;如屬陰性,則宜留意症狀,每兩年再接受大便隱血測試。